谋求通过会展业打通区域产业发展壁垒1
政策之药的效能作用这一话题,深入探讨当前会展业发展情况。在高端对话环节,中国乐器协会副理事长孙瑞勇受邀主持,成都市博览局副局长苏洪、《中国医院院长》杂志执行社长张智慧、慕尼黑展览(上海)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徐佳与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杂志社副社长、中国卫生标准管理杂志社副社长郭海鹏围绕政策驱动城市会展业发展议题进行讨论。 对话会上,孙瑞勇表示,政策之药不仅体现在补贴力度上,软硬件设施、营商发展环境、产业基础均是能否吸引品牌活动落址的重要环节。当地政府能出台相关的政策,协助主办对接产业、关注办展细节,也是很重要的一点。 苏洪讲道,成都是以打造会展产业链的方式来推动会展产业的发展,成都总共确定了28个重点产业链,会展业作为其中之一。同时,成都非常重视会展政策发展。这是实现展城融合和展产融合,挖掘、放大展会溢出效应重要抓手。 张智慧表示,选择一个城市,选择一个场馆,一定不是奔着补贴来的,更多是硬件和软件。硬的设施不仅仅是包含场馆本身的基础配套,还包括场馆周边的食宿方面餐饮方面的安排,服务主要体现在是否能够实现主办单位的策划意图。 徐佳表示,作为展会的主办方,经常会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政府的代表,场馆的代表,经过多方交流,进行横向比较发现,光靠补贴是不够的,站在主办的角度来看,在补贴,政策之外,地方产业环境与营商环境也十分重要。 郭海鹏强调,地方的产业优势与行业引领优势是主办方注重的关键点。其次,会展主办对举办地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文化影响也十分在意。最后,地方政府的支持力度与协调能力也是会展主办重点关注的环节。而这些需要政策有效指引。 |